拼音Hǎi Dài
别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
出处《嘉佑本草》
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
原形态大叶藻(《本草拾遗》)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茎横卧,白色肥厚;茎在基部有分枝,扁平,淡栗色。叶绿色,线状,长达50厘米以上,宽约5毫米,质柔软;托叶膜质,狭长。花序肉穗状,生于篦状苞内;花小,雌雄花交叉排列成两行,无花被,裸出;子房卵状长圆形,先端有凿形花柱,柱头二裂,刚毛状。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中。分布辽宁、山东沿海。产于辽宁、山东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呈细长带状,全缘,常皱缩或卷曲,多碎断,直径约2~8毫米,薄如纸,表面棕绿色至棕色,上有类白色盐霜。质脆如纸,折断面有细毛样纤维。臭微弱;味咸。
化学成分干大叶藻含水分28.5%,灰分17%,粗纤维21.2%,氮0.71%,蛋白质4.81%,脂肪1.2%,戊聚糖8.82%。又含大叶藻素,内有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o-甲基木糖和洋芫荽糖。尚含鞣质、维生素B2等。含碘量不及海藻。
药理作用用乙醚从海带(大叶藻)中提出的一种成分,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漂净,切成宽丝,晾干。
性味咸,寒。
①《品汇精要》:"味苦咸,性寒,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咸甘,凉。"
功能主治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治瘿瘤结核,疝瘕,水肿,脚气。
①《嘉佑本草》:"催生,治妇人及疗风,亦可作下水药。"
②《本草图经》:"下水速于海藻。"
③《纲目》:"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
④《玉楸药解》:"清热软坚,化痰利水。"
⑤《医林纂要》:"补心,行水,消痰,软坚。消瘿瘤结核,攻寒热瘕疝,治脚气水肿,通噎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赘:海带、海藻、海蛤、昆布(四味皆焙)、泽泻(炒)、连翘,以上并各等分,猪靥、羊靥各十枚。上为细末,蜜丸,如鸡头大,临卧噙化一、二丸。(《儒门事亲》比瘿丹)
②治三种瘿:海藻、海带、昆布、雷丸各一两,青盐、广茂各半两。上等分,为细末,陈米饮为丸棒子大,噙化。以炼蜜丸亦好。(《杂类名方》玉壶散)
各家论述《本草汇言》:"海带,去瘿行水,下气化痰,功同海藻、昆布;妇人方中用此催生有验,稍有异耳。"
备注现代一般所称的海带药材中作昆布使用(参见"昆布"条)。《嘉佑本草》所描述的"登州人干之以束器物"的海带,是大叶藻和海韭菜。登州一带产有大叶藻和海韭菜,这两种植物在山东称为"海带草",其性状亦与《嘉佑本草》所说的"柔韧而长"相符。今辽宁省亦以大叶藻入药,称为海带。
摘录《中药大辞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