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亳药网 > 药材品种 > 其他类 > 中药材合萌的别名、生长环境、功效作用、禁止

合萌

《中药大辞典》:合萌

拼音Hé Ménɡ

别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皂角、大样夜合草(《中国药植志》),禾镰树子、梳子树(《江西民间草药》),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湖南药物志》),禾镰草、野兰(《江西草药》),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上海常用中草药》),海柳、拉田草(《福建中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豆种植物田皂角全草

原形态田皂角(《植物名实图考》)

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茎直立,圆柱形,上部多淡绿色分枝,质柔,中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0~30对,线形,背面有一脉。总状花序腋生,1~4花,具苞片和小苞片;花萼2唇形,上唇2齿,下唇3齿;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圆形,龙骨瓣弯曲而略有喙;雄蕊10,2体(5+5);子房有柄,线形,花柱丝状,柱头顶生。荚果线形而扁。熟时裂为4~8个荚节,荚节内有种子1粒。种子肾形,黑褐色而有光泽。花期夏、秋。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长潮湿地或水边。分布华北、东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生物碱、皂甙,鞣质。

性味甘淡,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寒,无毒。"

②《天宝本草》:"味苦淡酸。"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涩,无毒。"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

①《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疾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

②《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

③《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

④《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

⑥《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小便不利:合萌二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黄疸:田皂角(鲜)五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疖痈:合萌二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吹奶:水茸角,不拘多少,新瓦上煅干,为细末,临卧酒调服二钱匕。已破者,略出黄水,亦效。(《中藏经》)

⑤治荨麻疹:合萌适量,煎汤外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合萌鲜草适量,打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合萌

拼音Hé Ménɡ

英文名Common Aeschynomene Herb, Herb of Common Aeschynomene

别名水茸角、合明草、水皂角、木排豆、木稗、独木根、野皂角、梳子树、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禾镰草、野兰、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海柳、拉田草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schynomene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齐地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田皂角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无毛;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cm,先端锐尖,小叶20-30对,长圆形,长3-8mm,宽1-3mm,先端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无小叶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少数,总花梗有疏刺毛,有粘质;膜质苞片2枚,边缘有锯齿;花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黄色,带紫纹,旗瓣无爪,翼瓣有爪,较旗瓣稍短,龙骨瓣较翼瓣短;雄蕊10枚合生,上部分裂为2组,每组有5枚,花药肾形;子房无毛,有子房柄。荚果线状长圆形,微弯,有6-10荚节,荚节平滑或有小瘤突。花期夏秋,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常野生于低山区的湿润地、水田边或溪河边。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潮湿荒地、塘边或溪河边的湿润处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3月播种,开1.3m宽的畦,把带壳种子均匀撒播畦上,并盖草木灰一层,经常保持湿润,约半月后出苗。苗高4-5cm时,施人畜水提苗,5月苗高14-15cm移栽。行距33cm,窝距24-25cm,每窝栽苗2株。

化学成分果实含生物碱、皂甙、鞣质。预试果实有生物碱、皂甙及鞣质反应;又谓全株含少量皂甙,以木质部含量较多。

种子含脂肪油,其脂肪油,其脂肪酸的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和廿烯酸。

性味甘苦;寒;无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明目,通乳。主热淋,血淋,水肿,泄泻,疖肿,疮疥,目赤肿痛,眼生云翳,夜盲,关节疼痛,产妇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

2.《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

3.《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

4.《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

6.《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推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