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亳药网 > 药材品种 > 其他类 > 中药材铁钉菜的别名、生长环境、功效作用、禁止

铁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钉菜

来源藻类褐藻门铁钉菜Ishige okamurai Yendo,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驱蛔虫。

备注(1)其药效为海人草的1.5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铁钉菜

拼音Tiě Dìnɡ Cài

别名铁线草、剪刀菜、铁菜、摇鼓铃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钉菜科植物铁钉菜及叶状铁钉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shige okamurae Yendo;Ishige sinicola(S.et G.)Chihara[Ishige foliacea Okam.]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1.铁钉菜 藻体暗褐色,干后呈黑色。软骨状,高4-15cm,体圆柱状,复叉状分枝,分枝细圆柱形,有的略扁圆,稍带棱角,短柄约1-2cm长。小枝类圆柱形略扁,中间部分宽约1-2mm,顶端渐狭尖。髓部由纵横交错的丝状细胞组成。皮层由6-30排左右的小细胞,垂直于藻体表面,紧密排列构成。藻体成熟时,枝端颜色较淡。切面观察,有单室孢子囊自皮层长出,且有单行细胞的无色毛丝体,从皮层毛窠内伸向体外。藻体固着器小盘状。

2.叶状铁钉菜 藻体黄褐色至黑褐色,高5-10(-15)cm,宽0.5-2cm,扁平叶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复叉状分枝,有时在枝端下部膨起,中空,含有气体。内部构造与铁钉菜相似,惟皮层细胞较薄,约5-6(-8)排细胞。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中、高潮带波浪冲击的岩礁上,一年四季均有生长。

2.生于中、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或附生于铁钉菜上。

资源分布:1.我国从浙江、台湾至广东的东南沿海均有分布。

2.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福建、广东较多。

性状性状鉴别 (1)铁钉菜 藻体黑褐色,被有白霜,常成不规则团块状。水浸展平后,灰褐色至黄绿色,细条状,长4-12cm,复叉状分枝,枝细圆柱形,微有棱角,或略扁圆,直径1-1.5mm。基部有固着器,小盘状,具短柄。质坚脆,易折断。气腥,味咸。

(2)叶状铁钉菜 藻体呈不规则碎片状,一面黑褐色,另面灰褐色至黄褐色。完整者水浸展平后,叶状体绿褐色,长5-15cm,叉状分枝,枝呈扁平带状,宽0.4-2cm。质脆,受潮后变韧。气腥,味咸。

化学成分铁钉菜含有二酰基甘油基羟甲基三甲基-β-丙氨酸(diacylglycerylhydroxymethyltrimethyl-β-alanine,DGTA)及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还含褐藻酸盐(alginate),葡聚糖(glucosan),褐藻酸(alginic acid),粗蛋白,甘露醇(mannitol),钾,碘等。

性味咸;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解毒;驱蛔。主颈淋巴结肿;甲状腺肿;喉炎;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由于本品干后黑色,体质坚硬,因而有铁钉菜之称。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推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