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甜瓜蒂tianguadi
【别名】瓜蒂、瓜丁、苦丁香、甜瓜把。
【英文名】Pedicellus melo
【药用部位】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干燥果柄。
【植物形态】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茎、枝有黄褐色或白色的糙毛和疣状突起。卷须单一,被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8~12厘米,具槽沟及短刚柔毛,叶片厚纸质,近圆形或肾形,上面被白色糙硬毛,下面沿脉密被糙硬毛,边缘不分裂或3~7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0.5~2厘米,被柔毛,花萼筒狭钟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裂片近钻形,花冠黄色,长约2厘米,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雄蕊3,花丝极短,药室折曲,雌花单生,花梗被柔毛,子房长椭圆形,密被长柔毛和硬毛,花柱长1~2毫米,柱头靠合。果实形状、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平滑,有纵沟或斑纹,果肉白色、黄色或绿色。种子污白色或黄白色,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夏季。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成熟果实,在食用时将切下的果柄收集,阴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呈细圆柱形,常扭曲,长3~6厘米,直径0.2~0.4厘米,连接瓜的一端略膨大,直径约8毫米,有纵沟纹,外表面灰黄色,有稀疏短毛茸。带果皮的果柄较短,长0.3~2.6厘米,略弯曲或扭曲,有纵沟纹,果皮部分近圆盘形,直径约2厘米,外表面暗黄色至棕黄色,皱缩,边缘薄而内卷,内表面黄白色至棕色。果柄质较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空。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脾经、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属涌吐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0.3~1.5克。外用:适量,研末吹鼻。主治中风、癫痫、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宿食不化、胸脘胀痛、湿热黄疸。
【药理研究】保肝;抗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抗炎和避孕;致吐。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氨基酸,葫芦苦素B、葫芦苦素D、葫芦苦素E,异葫芦苦素β、α-菠菜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体虚、失血及上部无实邪者禁服。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过量则易出现头晕眼花,脘腹不适,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因脱水,造成电解质紊乱终致循环衰竭及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配伍药方】①治牙齿痛:甜瓜蒂七枚。炒黄研散,以麝香相和,新绵裹,病牙处咬之。(《圣济总录》瓜蒂散)②治耳重:甜瓜蒂、麝香(研)、地龙、地丁各15克。上四味,捣罗为散。每以少许,掺耳内。(《圣济总录》抵圣散)③治疟:甜瓜蒂二七枚。捣,水渍一宿服之。(《千金要方》)④治诸痔:甜瓜蒂(末)9克,密陀僧6克(另研),朱砂1.5克,冰片少许。上为末,干以唾调敷。(《古今医统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