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黑豆馏油为豆科植物黑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黑色种子经干馏制得。
【古代炮制方法】清代有装罐干馏法(《拾遗》)。
【现代炮制方法】取净黑大豆,轧成颗粒,装入砂质制药壶中(七成满),盖好,用泥密封壶盖与壶口周围(为了防止壶口烧裂,黏土泥中可加入少许碎毛发或炉灰渣),放在炉火上进行干馏。另在壶嘴上接一冷凝器及接受瓶(连接处亦用黏土泥密封),不时可得黑色黏稠状液体,即粗制黑豆馏油。将粗制品放人分液漏斗内,静置20~30分钟后,弃去下层液(是水和水溶性混合物),分取上层黑豆馏油置蒸馏瓶内,水浴加热蒸馏,温度保持在80~100℃,30分钟后蒸出来的是淡黄色透明液,为干馏油中的挥发性物质,临床证明不是黑豆馏油的药效物质,而留在蒸馏瓶中的残液,呈黑色具有光泽的浓稠液体,方是黑豆馏油。
【饮片性状】黑豆馏油为黑色,具光泽的浓稠液体,气焦臭。
【炮制目的】黑豆馏油具有抗炎、止痒、收敛的功效,可用于各种湿疹、神经性皮炎、干癣等症。将黑大豆炮制成千馏油,产生了新的疗效,变食品为药品。
【应用选择】本品可用于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症。将黑豆馏油制成橡皮膏,贴敷患处,可治神经性皮炎。
【现代研究】大豆饼干馏得油层和水层。油层淡褐色,经数日后变成浓褐色,随着时间延长呈稠黑色。油层用乙醚及按酸碱梯度分离,在碱性溶液中分得吡啶、β-吡考啉、喹啉、喹那啶、苯胺、2-4-卢剔啶。在酸性部位分得苯酚、邻位煤酚、甲基煤酚、对位煤酚;丁酸、戊酸、甲酸、乙酸。其中以苯酚和乙酸含量最高。对强碱性部分进一步分离,分得烷基吡啶,经气相分析(115~174℃),分得12种烷基吡啶。将脱脂大豆在400~450℃干馏,得到黯褐色黏稠的液体,用水提取过的醚层被认为有强的抗过敏作用,再从该液中分成酸性、碱性、中性三部分,以碱性部分作用最强,进一步研究,认为作用物质存在于沸点130~160℃较高沸点部分,确定为纳尔哈尔满、哈尔满、苯并喹啉、菲啶。
【附】文献摘录:“细黑豆装入罐内,罐口以铜丝罩格定,使豆不能倒出,罐口向下,以火燃烧罐底,罐内豆自焦,有油滴出”(《拾遗》)。
【总结】大豆干馏油用于治疗真菌所致的癣类皮肤病等,有杀菌、消炎、止痒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疗效。用豆焦油、木焦油、糠焦油等的应用量仅次于类固醇类药物,但无类固醇类药物那样耐药性和副作用。《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详尽地记述了松、柏焦油的干馏方法和治疗顽癣、疥疮的功效,民间亦有丰富的应用经验,值得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相关推荐:
-
干姜炮制方法与标准
云母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海狗肾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琥珀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橘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金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黄芪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菊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雷公藤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蟾酥炮制方法与标准
花蕊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荔枝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莲房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豆馏油炮制方法与饮片
玛瑙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马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精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虻虫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蔓荆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漏芦炮制方法与标准
牡丹皮炮制方法与标准
龙胆炮制方法与标准
桑叶炮制方法与标准
肉豆蔻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黄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
青蒿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楂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白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木香炮制方法与标准
礞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女贞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前胡炮制方法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