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代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Haematitum矿石,主含三氧化二铁。采挖后,除去杂石。
【古代炮制方法】汉、唐时代有碎(《金匮》、《外台》)。南北朝服饵制法:凡使,不计多少,用蜡水细研尽,重重飞过,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然后用细茶脚汤煮之,一伏时了,取出又研一万匝,方入用。净铁铛一口,著火得铛热底赤,即下白蜡一两,于铛底逡巡间,便投新汲水冲之,于中沸一二千度了,如此放冷,取出使之(《雷公》)。宋代有火煅醋淬法:“用血师一两米醋一升,以火烧血师通赤,淬入醋中,以淬竭为度,捣罗如面”(《斗门方》);“凡使,并用火煅,醋淬七遍,捣研水飞令极细,方入药用”(《局方》);烧制:烧令紫色(《圣惠方》);煅研(《总录》)。明、清还有煨制:“煨赤研”(《普济方》)、“煨醋淬”(《本草述》)、酒醋煮制(《纲目》)。
【现代炮制方法】1.赭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碎或碾细。2.醋赭石:取净赭石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立即倒人醋液淬制,如此反复至质地酥脆,淬液用尽为度,放冷,研成粗粉。赭石每100千克用醋30千克。3.煅赭石:取净赭石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放冷,刷去灰尘。或取净赭石小块,置铁锅内盖严,以炭火煅至红透,取出,放冷,研细。
【饮片性状】赭石为不规则扁平块状,大小不一,黯红棕色(猪肝色),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度5~5.6),体重(密度4.0~5.3g/cm3),无磁性,有时略有磁性。气微味淡。煅赭石为粗粉末,黯褐色或紫褐色,光泽消失,质变酥易碎,磁性有所增强。醋赭石形同煅赭石,微有醋气。
【炮制目的】赭石性味苦寒。归肝经、心经。具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的功能。生赭石性味苦寒,具有平肝潜阳,清火降逆下气的作用,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以及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醋赭石味甘、涩,性平,经火煅醋淬,缓和了苦寒之性,引药人肝经血分,具有养血益肝,收敛止血的作用,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泄泻。煅赭石作用与醋赭石相似,煅后并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应用选择】1.生用(1)头痛眩晕:常用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白芍、玄参等同用,能镇肝息风,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或兼耳鸣等,如镇肝熄风汤(《参西录》)。(2)呃逆、呕吐:常与旋覆花、人参、生姜、炙甘草、半夏、大枣同用,具有降逆止呕作用,可用于胃气上逆,噫气频作,呕吐,呃逆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配伍清半夏、龙胆、青黛、党参、生白芍、生姜、吴茱萸,可治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而致的呕吐,如镇逆汤(《参西录》)。(3)喘息:常与党参、白芍、生芡实、生山药、山茱萸、龙骨、牡蛎、炒苏子同用,可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或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胃气不降作满闷,如参赭镇气汤(《参西录》)。治实证肺热咳喘者,可与桑白皮、苏子等清肺降气止咳药用同。(4)吐血、衄血:常与炒栝蒌仁、白芍、清半夏、竹茹、炒牛蒡子、甘草同用,具有清热敛阴,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因热胃气不降而致的吐血、衄血,如寒降汤(《参西录》)。2.制用(煅制品)(1)崩漏下血:常与禹余粮(火煅、醋淬)、煅紫石英、煅赤石脂、乳香、没药、五灵脂同用,具有收敛固涩、祛瘀生新作用,可用于崩漏日久,头晕眼花者,如震灵丹(《世医》)。配伍炮附子、赤石脂、蒲黄、鹿茸(炙微黄)、当归(微炒)、炮姜、芎劳、熟地,可治妇女漏下,久虚体弱者,如代赭散(《圣惠方》)。(2)肠风泄泻:配伍炮姜、龙骨、炮附子,可治水泻肠鸣,脐腹撮痛,如代赭丸(《总录》)。(3)吐血、衄血:代赭石一味,火煅醋淬,研末内服,可治吐血、衄血(《斗门方》)。
【现代研究】X射线衍射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煅丁头代赭石与生丁头代赭石相同,仅石英线有所增强;煅无丁头代赭石矿物组分在煅制前后无变化,仅赤铁矿衍射峰在煅后有所加强,证明生样有水化物,煅后其量比减少。生丁头代赭石水溶率为4.41%,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分散的黏土质(绿泥石化云母)和胶体Fe(OH)3,与胶体Fe(OH)3共存的微量成分(V、Mo及Ag等)也随之溶出。共存的硫化物、碳酸盐矿物的成分相对集中于酸溶,硅酸盐矿物的成分相对集中于碱溶。赤铁矿本身碱溶小于酸溶。煅丁头赭石溶率仅为0.61%,因一些粗土组分煅时酥脱,加上氢氧化铁转化为氧化铁,且已结晶为难溶的赤铁矿。赤铁矿本身在煅制中转化为磁赤铁矿而降低了酸溶量,其碱溶成分有部分为绿泥石中的Si和Fe、Mg及石英中的Si等。微量元素出溶,以硫化物成分存在的,相对集中于酸溶,以氧化物存在的相对集中于碱溶,散剂条件下铁碱溶显然小于酸溶。无丁头代赭石中共存有大量黏土矿物和方解石,其各种条件下的Fe溶出量远低于丁头代赭石。不同粒度的丁头代赭石,在水煎时溶出量粒度越细越易被溶解,这表现在赤铁矿本身溶出的Fe外,还表现在黏土矿物分散于水溶液的量。煅代赭石比生代赭石Mn、Fe、Al、Ca、Mg、Si等成分的溶出量都有较大的增加,证明煅后药物质地酥脆,确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尤其Ca的溶出量增加30倍。由于含砷量大大减少,毒性降低。代赭石经煅淬后(650℃)比生品亚铁含量增高,且与煅淬次数成正比,合理增加煅淬次数可提高亚铁含量,同时降低砷的含量。另有报道,亦认为650℃,煅40分钟为佳。代赭石中常含有砷,对不同炮制品的含砷量进行测定,得出其含砷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生品干研>;煅干研>;煅醋淬干研>;生品水飞>;煅水飞>;煅醋淬水飞。其中煅淬水飞是最好的除砷方法。且经煅醋淬水飞的样品比煅水飞除砷的效果好,说明醋淬除砷对代赭石的加工炮制是更有效的。赭石入汤剂宜先煎、久煎。赭石在复方汤剂中Fe、Cu、Zn、Mn、As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复方煎液中Fe、Cu、Mn、Zn元素的含量远高于赭石单煎l煅赭石比生赭石在大多数复方汤剂中Fe、Mn、As元素含量低,Zn、Cu元素含量高。另据研究,赭石水煎出液中测不出亚铁盐;用酸水煎出赭石中的亚铁含量,调pHl或pH3差别不大,若大于pH4含量减 少;煮3小时显著比1小时高,代赭石作为血分药时,最好用pH3酸性水溶液先煎3小时。
【附】文献摘录:“以一两合米醋一升用火烧代赭通赤,淬米醋中,以尽为度,捣罗如面, 用汤调下一大钱,疗小肠气瘥(《品汇》)。”“今人惟煅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飞过用,取 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用也。《相感志》云:代赭以酒醋煮之,插铁丁于内,扇之成汁。”(《纲目》)
【总结】代赭石始载《神农本草经》。古代代赭石的正品是丁头赭石,即是赤铁矿为主的肾状、豆状、鲕状和块状集合体。现代不同地区所用代赭石原矿物不甚相同,有丁头代赭石,亦有以方解石、石英和赤铁矿一水铁矿以及黏土矿物的无丁头代赭石及赭土,赭土为风化型的赤铁矿一褐铁矿的集合体,其矿物组分更倾向于禹余粮,《中国药典》规定为正品丁头代赭石入药。汉代《金匮要略方论》提出了“碎”法,至唐有“研”、“煮”等方法记载,宋代及其以后不仅增加有“煅”、“煅淬”,还有浸、煨赤、烧红等记载,但历代最常用的方法仍是研碎、煅、火煅醋淬法。煅制时,代赭石块在600℃开始通赤,黏土在500℃以上可转化为新的矿物,经700℃煅制后,砷的含量减少近2/3,煅制有利于临床用药的有效与安全。火煅醋淬更有利于赭石的酥脆和亚铁的煎出。随着煅制温度、时间的增加,磁性增强,表明赤铁矿在煅制中转化为磁性赤铁矿,而降低了酸溶、水溶出量,因此,煅制温度以控制内外红赤,采用多次反复煅淬为宜,且温度亦不宜过高,以避免多量的磁性氧化铁产生。代赭石主含铁离子,可刺激胃肠道,加快肠蠕动,这对旋覆代赭汤的降逆疗效是有利的。由于亚铁离子与肠道内硫化氢结合,故而减少了高价铁离子对肠道的刺激,而且也减少了硫化氢对肠道的刺激,降低了副作用。
相关推荐:
-
干姜炮制方法与标准
云母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海狗肾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琥珀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橘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金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黄芪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菊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雷公藤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蟾酥炮制方法与标准
花蕊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荔枝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莲房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豆馏油炮制方法与饮片
玛瑙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马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精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虻虫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蔓荆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漏芦炮制方法与标准
牡丹皮炮制方法与标准
龙胆炮制方法与标准
桑叶炮制方法与标准
肉豆蔻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黄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
青蒿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楂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白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木香炮制方法与标准
礞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女贞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前胡炮制方法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