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或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又名京大戟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刘宋时代有海芋叶拌蒸(《雷公》)。唐代有熬令变色、炒令黄色(《外台》)的方法。宋代有麸炒、水煮、浆水煮、米泔水浸、酒炙(《总录》)、生姜汁和面裹煨(《圣惠方》)等方法。金、元时代增加了酒浸(《瑞竹》)、醋浸煮(《儒门》)的方法。明、清时代又增加了醋浸炒(《景岳》)、蒸制(《入门》)、盐水炒(《串雅补》)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生大戟: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筛去碎屑。2、醋大戟:(1)取净大戟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2)取净大戟,置煮制容器内,加入定量米醋和适量水,浸润约1~2小时,用文火加热,煮至醋液被吸尽,取出,晾至六七成千时,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大戟片每100kg千克用米醋30千克。
【饮片性状】生红大戟为不规则长圆形或圆形厚片,外皮红褐色或红棕色,周边粗糙;片面红褐色,或棕黄色,中心棕黄色;质坚韧;气微,味甘,微辛。大戟为不规则长圆形或圆形厚片,表面棕黄色或类白色,纤维性,周边灰棕色;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醋大戟色泽加深,微有醋气。
【炮制目的】大戟味苦性寒,有毒。归肺经、脾经、肾经。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能。用于水肿,水臌,痰饮,胸胁积液,瘰疬,痈肿疮毒等。京大戟泻水逐饮的功能较强;红大戟消肿散结之功为好。生大戟有毒,泻下力猛,多外用,用于蛇虫咬伤,热毒痈肿疮毒等证。醋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竣泻作用,用于水肿喘满,胸腹积水,痰饮结聚等证。
【应用选择】1、生用(1)水肿:常与牵牛、木香、煨猪肾同用,用治水肿,腹大如鼓,如大戟散(《活法机要》);若与广木香同用,用治水气肿胀(《纲目》);若与牵牛子、红枣同用,用治腹水胀满(《新疆中草药手册》)。(2)悬饮或支饮:常与芫花(熬)、甘遂、大枣同用,具有攻逐水饮的作用,用治悬饮或支饮,停于胸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肿腹胀,二便不利,属于实证者,如十枣汤(《伤寒论》),现代用于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若与芜花、甘遂同用治水气病,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利,如十枣丸(《丹溪》);若与甘遂、白芥子同用,用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灼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痰唾稠黏,夜间喉中多有锅声,及手脚沉重,腿冷麻痹,如控涎丹(《三因》)。(3)诸疮:常与山慈菇、文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麝香同用,用糯米煮浓饮和药,作一钱一锭,用凉水磨服,用治凡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死牛马等毒;用凉水或酒磨涂患处,用治痈疽发背,疔毒杨梅疮等;用冷水入薄荷汤下,用治阴阳二毒,伤寒瘟疫,喉痹喉风;用酒磨涂患处,亦吞服少许,用治风虫牙痛;用松节煎酒送下,用治打仆伤损;用冰水磨涂患处,并内服,用治烫火伤,毒蛇恶犬,一切虫伤,如紫金锭(《百一选方》)。(4)晚期血吸虫病:单用大戟,洗净,晒干研粉,每日服三分(1克),早饭后1小时用开水1次吞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2、制用(1)水肿水胀:常与芫花(醋炒)、甘遂、大黄等同用,具有峻下逐水的作用,用治水湿内停,气血壅滞,不得宣通,水肿水胀,二便秘塞,如舟车丸(《古今医统》)。现代用于肝硬化腹水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见上述症状者。(2)治肿满喘息:常与干姜(炮)同用,用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如大戟散(《总录》)。(3)痈疽:常与当归、于白术、生半夏(姜水炒)同用,用治颈项腋间痈疽(《本草汇言》)。
【现代研究】红大戟中含有4种蒽醌类成分:虎刺醛,甲基异茜草素,3-羟基巴戟醌,红大戟素。大戟素甲、乙、丙;以及丁香酸等。京大戟中含有大戟苷,由大戟苷元与D-葡萄糖、L-阿拉伯糖结合而成。另含大戟色素体A、B、C,生物碱等成分。药理作用:据文献报道,红大戟具有抗菌作用和利尿作用。京大戟具有以下作用:京大戟热水抽出物对猫有剧泻作用;对离体回肠有兴奋作用,肠蠕动增加,肠平滑肌张力提高;大戟煎剂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炮制作用研究:毒理学实验比较生品和醋制品的LD50,证实醋制后毒性显著降低(P<;0. 05)。
【附】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面煨。2、文献摘录“须去骨用,中其毒者,惟菖蒲能解之。”(《分经》)
【总结】大戟为泻水逐饮之品,生品有毒,且泻下力猛,大都作外敷用,用于蛇虫咬伤,热毒痈肿疮毒等。内服必须炮制,古用枣制(煮)、面煨、麸炒、煮制、泔制等法,又发展至酒制、醋制等。尤以醋炒、醋煮法被广泛沿用。现代毒理学实验证明,醋制后毒性显著降低。证实了大戟传统炮制的科学性。红大戟与京大戟分属于茜草科和大戟科,其化学成分也毫不相同,但由于临床作用相近,都有泻水逐饮之功,皆用于水肿、痰饮、胸胁积液等证,故不少中医文献均以“大戟”统称。但《中国药典》1995年版起已将二味单列,适应证亦有所侧重,京大戟要求用醋煮法炮制,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而茜草科的红大戟因毒性较小,2010年版《中国药典》未作法定性要求。
相关推荐:
-
干姜炮制方法与标准
云母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海狗肾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琥珀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橘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金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黄芪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菊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雷公藤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蟾酥炮制方法与标准
花蕊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荔枝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莲房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豆馏油炮制方法与饮片
玛瑙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马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精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虻虫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蔓荆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漏芦炮制方法与标准
牡丹皮炮制方法与标准
龙胆炮制方法与标准
桑叶炮制方法与标准
肉豆蔻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黄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
青蒿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楂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白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木香炮制方法与标准
礞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女贞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前胡炮制方法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