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t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古代炮制方法】黄精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唐代创制“九蒸九晒”法,经此炮制黄精的性味有较大的变化,历代黄精炮制方法主要有清蒸、酒蒸、九蒸九晒、酒炖合蒸、黑豆制、熟地汁制等。
【现代炮制方法】1、黄精: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片,干燥。2、酒黄精:取净黄精,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透或蒸透,稍晾,切厚片,干燥。每100千克黄精 ,用黄酒20千克。
【饮片性状】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中药志称这种根状茎类型所制成的药材为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茎高50~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16毫米,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
【炮制目的】黄精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生食、炖服既能充饥,又有健身之用,可令人气力倍增、肌肉充盈、骨髓坚强,对身体十分有益。黄精根状茎形状有如山芋,山区老百姓常把它当作蔬菜食用。
【应用选择】1、治疗肺结核: 取黄精经蒸晒干燥,洗净,切碎,加水5倍,用文火煎熬24小时,滤去渣,再将滤液用文火煎熬,不断搅拌,待熬成浸膏状,冷却,装瓶备用。一般5斤黄精可制黄精浸膏1斤,每毫升相当于黄精5g。剂量:每日4次,每次10毫升。临床观察19例,均属浸润型肺结核,其中浸润期9例,浸润溶解期2例,溶解播散期及吸收好转期各1例,静止期6例。两侧病变者11例,有空洞者6例,经单独内服黄精浸膏2个月后,病灶完全吸收者4例,吸收好转者12例,无改变者3例。6例空洞,2例闭合,4例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痰集菌检查多数转阴;血沉绝大部分病例均恢复正常值。体重及临床症状也有所改善。2、治疗癣菌病: 取黄精捣碎,以95%酒精浸 1~2天,蒸馏去大部分酒精,使浓缩,加3倍水,沉淀,取其滤液,蒸去其余酒精,浓缩至稀糊状,即成为黄精粗制液。使用时直接搽涂患处,每日2次。一般对足癣、腰癣都有一定疗效,尤以对足癣的水疱型及糜烂型疗效最佳。对足癣的角化型疗效较差,可能是因霉菌处在角化型较厚的表皮内,而黄精无剥脱或渗透表皮能力之故。黄精粗制液搽用时无痛苦,亦未见变坏的不良反应,缺点是容易污染衣服。
【现代研究】黄精含多种多糖、氨基酸、黏液质等。现代研究表明,生黄精中总多糖的含量为11.74%,而制黄精中的总多糖含量为3.77%。这一结果与黄精在炮制过程中黏液质被大量除去有关。有研究表明,黄精经炮制后其总糖量稍有减少,而还原糖增加80%以上,黏多糖大量水解成低聚糖、单糖;游离氨基酸由4个增至10个;水和醇浸出物大量增加;在炮制过程中,蒸、烘一次的制黄精,其外观性状即达到传统质量要求,且成品率高。蒸、烘次数增加,反而影响外观性状,成品率亦下降,费工费时,浸出物、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呈递减趋势。这一研究结果说明黄精炮制以蒸、烘一次为宜。比较了20%酒蒸黄精与九蒸九晒黄精,结果前者仍有麻味,后者蒸至第4次麻味基本消失,认为蒸晒至5次后可用于临床。有人对黄精炮制方法提出改进,认为传统蒸法所用时间太长,建议改用“润一蒸一焖”的方法炮制黄精,即:取净黄精,加水拌匀使湿润,旺火蒸2小时,淋水1次,使所有黄精都淋到水,再蒸24小时后熄火,焖一夜,取出,干燥即得制品。黄精炮制后毒性下降,炮制时间相同的清蒸、酒蒸品,浸出物含量十分接近,外观性状相同,毒性小于生品,且水醇提物皆比生品含量增加,随蒸制时间延长而递增,以蒸制10小时最明显。因此,可以用清蒸代替酒蒸,但尚需从多方面深入研究。传统方法蒸制黄精操作比较复杂,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传统法与高温湿热蒸气法炮制的黄精,结果发现在120℃6小时蒸气加热条件下加工的黄精与传统方法加工的黄精其多糖含量基本一致且性状相同。采用HPLC法对黄精不同炮制品(清蒸片黄精、清蒸个黄精、酒炖片黄精、酒炖个黄精)及不同炮制时间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变化规律进行考察,实验结果显示,黄精不同炮制品中都检测出5-羟甲基糠醛,蒸制30小时其含量基本稳定,但受热30小时以后含量急剧上升;片黄精清蒸36小时,个黄精酒炖45小时,片黄精酒炖50小时左右时,5羟甲基糠醛含量又逐渐下降。
【附】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黑豆制、熟地制、蜂蜜制及黑豆、蜜、姜炙制等。2、文献摘录“凡使,勿用钩吻,真似黄精,只是叶有毛钩子二个,是别认处。若误服,害人。黄精叶似竹叶。凡采得,以溪水洗净后,蒸,从巳至子,刀薄切,曝干用。”(《雷公》)
【总结】黄精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唐代创制“九蒸九晒”法,经此炮制黄精的性味有较大的变化,对此有不同评价,有的认为多次蒸能去毒,消麻味,有的则认为多次蒸晒反而影响外观质量,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历代黄精炮制方法主要有清蒸、酒蒸、九蒸九晒、酒炖合蒸、黑豆制、熟地汁制等,《中国药典》收载有生黄精与酒黄精(酒蒸或酒炖)。熟地汁炙制黄精,是因熟地本身有滋阴养血、益肝肾的作用,与黄精同炙,可加强黄精的补肾滋阴作用,而取阴血双补之义。
相关推荐:
-
干姜炮制方法与标准
云母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海狗肾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琥珀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橘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金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黄芪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菊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雷公藤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蟾酥炮制方法与标准
花蕊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荔枝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莲房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豆馏油炮制方法与饮片
玛瑙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马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精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虻虫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蔓荆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漏芦炮制方法与标准
牡丹皮炮制方法与标准
龙胆炮制方法与标准
桑叶炮制方法与标准
肉豆蔻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黄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
青蒿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楂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白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木香炮制方法与标准
礞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女贞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前胡炮制方法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