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制霜的方法(《证类》)。元代亦用制霜法(《世医》)。明代另增加了炒法(《普济》)和酒浸(《医学》)。清代亦沿用制霜(《备要》)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千金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取出晒干。用时捣碎。2、千金子霜:取净千金子,搓去种皮,碾如泥状,用纸包裹微烤后,压榨去油,或用布包严置蒸屉内蒸热,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不再黏结成饼,碾细备用。
【饮片性状】千金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5~6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脊,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脱落后的疤痕;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辣。千金子霜为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味辛辣。
【质量标准】千金子霜含脂肪油应为18.0%~20.0%。千金子含千金子甾醇不得少于0.35%。
【炮制目的】千金子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肾经、大肠经。具有逐水消肿,破血消癥的功能。千金子为峻泻逐水药,生品毒性较大,作用峻烈,多供外用,常用于顽癣、疣赘、蛇咬伤;内服宜慎,用于肝硬化腹水或晚期血吸虫病。千金子制霜后能缓和泻下作用,并降低毒性,可配入丸散剂内服,用于水肿胀满,积聚癥块,诸疮肿毒。
【应用选择】1、生用(1)顽癣、疣赘:用千金子研末外敷。(2)肝硬化腹水或晚期血吸虫病:若属水肿实证,体质尚好,大小便不通畅者,可取白色子仁,捣成泥状,装入胶囊,每次服6g,清晨空腹服用,服后3小时内可见唾液分泌增加、头晕、恶心、腹泻,3小时后恢复。病情轻者单服1次便见效。一般每5天服1次,共服2~3次,具有逐水消肿功效。忌食碱盐和难消化食物(《中药临床应用》)。(3)蛇咬伤:与重楼共为散剂,酒服1.5克,兼用唾液调和少许敷伤处,用于蛇咬肿毒,烦闷欲死(《海上集验方》)。2、制用(千金子霜)(1)水肿胀满:单用千金子去油制霜内服,治水气肿胀(《斗门方》),或用千金子霜每次服0.3~0.5克治肝硬化腹水或晚期血吸虫病体质较差者(《中药临床应用》)。亦可与大黄配伍,酒、水为丸,白汤送服,治阳水肿胀(《摘玄方》)。(2)癥瘕积聚:与活血去瘀理气药同用,力甚猛,用之得法,疗效颇捷。临床现已少用于这方面。与当归等同用,一偏养血活血,一偏行血散瘀,活血散瘀而不伤正。扶正而不致气血壅滞,可用于寒凝血瘀,癥瘕积聚。(3)恶疮肿毒:紫金锭,与红芽大戟、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洗、焙)、麝香等同用,能攻毒疗疮,外用治诸疮肿毒;内服可治瘟疫,喉痹,心胃气痛,呕吐泄泻等多种疾病(《百一选方》)。
【现代研究】本品茎要含脂肪油(40%~50%)、百瑞香素、续随子素、马粟树皮苷、树胶质等成分。综合古今文献,传统炮制常用冷法或干热法制霜。冷法制得的千金子霜含油量较高,干热法次之,蒸法较低。千金子霜炮制经验标准为:①吸油纸不显油痕;②药粉松散,不再黏结成饼;③呈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味辛辣。但传统经验标准制的霜含油量差异仍较大,根据《实用有毒中药手册》按含油量为28%~32%标准炮制的千金子霜在临床上按常规给药(1~2克/次),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的情况,结合实验,千金子霜含油标准宜定为30%±;2%。中间质量控制方法为:用吸油纸法可按理论得霜率67%控制霜重;压榨法可按理论去油率33%控制榨出的油重。通过分析,不论千金子原料含油量大小如何,本法控制中间质量都很有效。近年来有人用冷法制霜新工艺(提油返油法)制霜,分别对比了两种制霜法制出的成品中脂肪油、秦皮乙素、七叶树苷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出可用新法代替传统方法。
【附】1、近代少数地区还有微炒的炮制方法。2、文献摘录“用纸包裹,换纸研数拾次,去尽油,以色白再研纸无油成霜为度”(《准绳》)。
【总结】千金子从古至今均以制霜为主要炮制方法。制霜目的均是减毒。千金子按传统标准制备的千金子霜其含油量差异甚大,低者含10%左右,高者含25%左右,不易掌握用药剂量。《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脂肪量应为18.0%~20.0%。根据传统经验标准,结合实验所提出的千金子霜质量标准及中间质量控制方法,均较合理,有利于临床控制用量,保证安全有效。千金子在古方中,内服生用者亦不少。但因毒副作用较大,故现在临床上内服多用千金子霜,生用者较少,即使古方生用,现在也多用千金子霜。千金子内服也少有入汤剂的。
相关推荐:
-
干姜炮制方法与标准
云母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海狗肾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琥珀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橘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金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黄芪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菊花炮制方法与标准
雷公藤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蟾酥炮制方法与标准
花蕊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荔枝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莲房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豆馏油炮制方法与饮片
玛瑙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马钱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金精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虻虫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蔓荆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漏芦炮制方法与标准
牡丹皮炮制方法与标准
龙胆炮制方法与标准
桑叶炮制方法与标准
肉豆蔻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黄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
青蒿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楂炮制方法与标准
人中白炮制方法与饮片性
木香炮制方法与标准
礞石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女贞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前胡炮制方法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