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的药材性状鉴定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鹿衔草的药材显微鉴定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韧皮部窄,薄壁细胞含红棕色或棕黄色物。

当前位置: 亳药网 > 中药鉴定 > 鹿衔草的鉴别方法

鹿衔草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鹿衔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的干燥全草。

【药材历史考证】鹿衔草的始载本草《滇南本草》云:“鹿衔草,紫背者好。”《植物名实图考》载:“鹿衔草,九江建昌山中有之。铺地生绿叶,紫背,面有白缕,略似蕺菜而微长,根亦紫。”根据以上所述考证,与鹿蹄草相符。鹿蹄草一名见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鹿蹄象叶形。能合金疮,故名试剑草。”李时珍《本草纲目》曰:“按《轩辕述宝藏论》云:鹿蹄多生江广平陆及寺院荒处,淮北绝少,川陕亦有。苗似堇菜,而叶颇大,背紫色。春生紫花。结青实,如天茄子。……主治金疮出血,捣涂即止。又涂一切蛇虫犬咬毒。”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鹿蹄草相似。但“多生江广平陆”、“春生紫花”等,又与鹿蹄草原植物不尽相同。

【植物形态鉴定】1.鹿蹄草:常绿草本状灌木,高10~30cm;根茎细长,横生,斜升,有分枝。叶4~7枚,基生;叶柄长2~5.5cm,有时带紫色;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圆卵形,稀近圆形,长2.5~5.2cm,宽1.7~3.5cm,顶端钝头或圆钝形,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近全缘或有疏齿,上面绿色,下面常有白霜,有时带紫色。花葶有1~4枚鳞片状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7.5~8mm,宽4~4.5m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稍抱花葶;总状花序12~16cm,有9~13花,密生,花倾斜,稍下垂,花冠广开,较大,直径1.5~2cm,白色,有时稍带淡红色;花梗长5~10mm;腋间有长舌形苞片,长6~7.5mm,宽1.6~2mm,先端急尖;萼片舌形,长3~7.5mm,宽1.5~3mrn,先端急尖或钝尖;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0mm,宽5~8mm;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长圆柱形,长2.1~4mm,宽1~1.4mm,有小角,黄色;花柱长6~10mm,常带淡红色,柱头5圆裂。蒴果扁球形,高5~5.5mm,直径7.5~9mm。花期6~8月,果期8~9月。2.普通鹿蹄草与鹿蹄草主要区别特征: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有时为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5~4cm,边缘有疏齿,上面深绿色,有明显的淡绿白色或稍白色脉纹,下面色较淡,常带紫色。花直径1~1.5cm;萼片卵状长圆形,长3~6mm,蒴果直径7~10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鉴定】1.鹿蹄草: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圆卵形,稀近圆形,长2.5~5.2cm,宽1.7~3.5cm,顶端钝头或圆钝形,边缘略反卷,近全缘或有疏齿,上面暗绿色,下面常有白粉,有时带紫褐色。总状花序有花9~13朵;花半下垂,直径1.5~2cm;萼片5,舌形,长3~7.5mm;花瓣5,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8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2.普通鹿蹄草与鹿蹄草主要区别特征: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有时为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5~4cm,边缘有疏齿,上面深绿色,有明显的淡绿白色或稍白色脉纹,下面色较淡,常带紫褐色。花直径1~1.5cm;萼片卵状长圆形,长3~6mm。蒴果直径7~10mm。

【药材显微鉴定】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内方具厚角细胞5~7列。上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3列。栅栏细胞不明显,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韧皮部窄。薄壁细胞含红棕色或棕黄色物。

【生境分布】鹿蹄草生于山地林下或阴湿处;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普通鹿蹄草生于山地林下或灌丛下;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切段。

【性能功用】甘、苦,温。归肝经、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内服:9~15g,水煎服。

【附注】置于燥处贮藏,防潮。

相关推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