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蜂房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马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或异腹胡蜂科昆虫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的干燥巢。房,有巢之义。该药材为露天野蜂房,故名露蜂房,简称蜂房。
【药材历史考证】本品原名露蜂房,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云:“此蜂房多在树腹中及地中。今此日露蜂房,当用人家屋间及树枝间包裹者。”《雷公炮炙论》曰:“凡使,其窠有四件,一名革蜂窠,二名石蜂窠,三名独蜂窠,四名草蜂窠是也。”《新修本草》云:“此蜂房,用树上悬得风露者,其蜂黄黑色,长寸许,虿马、牛、人,乃至欲死者,用此皆有效,非人家屋下小小蜂房也。”《本草图经》曰:“今处处山林中皆有之。此木上大黄蜂窠也。大者如瓮,小者如桶,其蜂黑色,长寸许,螫牛、马及人乃至欲死者,用此尤效。人家屋间亦往往有之,但小而力慢,不堪用,不若山林中得风露气者佳。”《本草衍义》曰:“露蜂房有二种:一种小而其色淡黄,窠长六七寸至一尺者,阔二三寸,如蜜脾下垂,一边是房,多在丛木郁翳之中,世谓之牛舌蜂;又一种或在高木上,或屋之下,外作固,如三四斗许,小者亦一二斗,中有窠如瓠之状,由此得名,蜂色赤黄,其形大于诸蜂。世谓之元瓠蜂。”《本草纲目》曰:“革蜂,乃山中大黄蜂也。其房有重重如楼台者。石蜂、草蜂,寻常所见蜂也。独蜂,俗名七里蜂者是矣,其毒最猛。”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历代本草中所载露蜂房的原动物有多种,应包括本品原动物在内。
【动物形态鉴定】1.果马蜂:雌虫体长约17mm。体黄色,具黑色斑纹。头胸腹部较光滑,无明显刻点及短毛。头部宽略等于胸。额部黄色。前单眼周围黑色,后单眼有一弧形黑斑。唇基略隆起,端部中央角状突起。上颚端部3齿黑色。唇基和上颚布有刻点。触角棕色,触角窝之间略隆起。前胸背板前缘颌状突起,黄色,两侧各有一棕色带。中胸背板中间有一纵隆线,黑色,两侧各有二黄色纵带。各骨片联结线呈黑色。胸腹节中央沟黑色,两侧各有一棕色带,布有横皱褶。翅基片橙色,翅棕色。各足基转节橙色。股、胫节色略深。跗节棕色,各足爪光滑无齿,爪垫明显。腹部各节暗黄色,近中部各有一凹形棕色横纹,两侧略向后端突起,但第1节腹板和第6节背腹板无棕色斑。雄虫似雌虫。腹部7节。2.日本长脚胡蜂与果马蜂主要区别特征:体细长,黑色,颜面、后头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中胸背板有4条红褐色纵纹。3.异腹胡蜂与果马蜂主要区别特征:腹部第一节柄状,后翅有臂叶,巢孔细,其房为细蜂房。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似莲房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3~4mm或6~8mm;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短柄。体轻,质韧,略有弹性。气微,味辛淡。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生境分布】营社会性生活,能在树木或屋檐下造六角形巢。每到冬天,各个个体都死亡,惟有已交尾的新雌蜂,潜在石下或苔藓面越冬。春季寻找朽木碎片,经口咀嚼,混合唾液调成糊状纸浆,粘成蜂巢。多生活于山林灌丛中。果马蜂、日本长脚胡蜂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异腹胡蜂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收,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剪块。
【性能功用】甘,平。归胃经。祛风,攻毒,杀虫,止痛。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内服:3~5g,水煎服或烧存性研末服。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或煎水漱、洗患处。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防压,防蛀。
相关推荐:
-
紫菀的鉴别方法
芫花的鉴别方法
泽泻的鉴别方法
泽兰的鉴别方法
旋覆花的鉴别方法
赭石的鉴别方法
鸭跖草的鉴别方法
血余炭的鉴别方法
徐长卿的鉴别方法
紫河车的鉴别方法
益智的鉴别方法
续断的鉴别方法
昆布的鉴别方法
西河柳的鉴别方法
菟丝子的鉴别方法
路路通的鉴别方法
胡椒的鉴别方法
莱菔子的鉴别方法
马勃的鉴别方法
地肤子的鉴别方法
海藻的鉴别方法
海风藤的鉴别方法
鸡冠花的鉴别方法
猪苓的鉴别方法
紫石英的鉴别方法
马兜铃的鉴别方法
柏子仁的鉴别方法
松花粉的鉴别方法
檀香的鉴别方法
猫爪草的鉴别方法
两头尖的鉴别方法
瞿麦的鉴别方法
太子参的鉴别方法
鱼腥草的鉴别方法
知母的鉴别方法
冬瓜皮的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