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药材性状鉴定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筛管群明显。

当前位置: 亳药网 > 中药鉴定 > 大黄的鉴别方法

大黄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大黄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e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因其药材形大而色黄,故名大黄。因其药性峻猛,故又名将军。产四川者,习称川军。

【药材历史考证】大黄一药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河西及陇西。”《吴普本草》云:“或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三月采根,根有黄汁,切阴干。”《本草经集注》云:“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新修本草》云:“叶、子、茎并似羊蹄,但粗长而厚,其根细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碗,长二尺。……幽、并已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蜀本草》云:“叶似蓖麻,根如大芋,傍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似羊蹄。”《本草图经》曰:“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据以上本草所述产地及形态特征考证,与现今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相符。2.唐古特大黄与掌叶大黄主要区别特征:叶片深裂,裂片通常狭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3.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主要区别特征:叶浅裂,浅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也较大,呈黄白色,花蕾椭圆形。果枝开展。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本品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微米,有的至190微米。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微米,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

【药材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2.取本品的粉末0.2克,加甲醇2ml,温浸10分钟,放冷,取上清液10ul,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

【商品规格】1.西大黄①蛋片吉一等:干货。去净粗皮,纵切成瓣。表面黄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红肉白筋。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每千克8个以内。糠心不超过15%。无杂质、虫蛀、霉变。二等:与一等区别为每千克12个以内。三等:与一等区别为每千克18个以内。②苏吉 ’一等:干货。去净粗皮,纵切成段。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红肉白筋。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每千克20个以内。糠心不超过15%。无杂质、虫蛀、霉变。二等:与一等区别为每千克30个以内。三等:与一等区别为每千克40个以内。③水根统货:干货。为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主根尾部及支根加工品,呈长条状。表面棕色或黄褐色,间有未去净的栓皮。体重,质坚。断面淡红色或黄褐色,具放射状纹理。气清香,味苦、微涩。长短不限,间有闷茬,小头直径不小于1.3厘米。无杂质、虫蛀、霉变。④原大黄统货:干货。去粗皮,纵切或横切成瓣、段。块片大小不分。表面黄褐色。断面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髓部有星点或散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中部直径在2厘米以上。糠心不超过15%。无杂质、虫蛀、霉变。2.雅黄一等:干货。切成不规则块状,似马蹄形。去净粗皮。表面黄色或黄褐色。体重,质坚。断面黄色或棕褐色。气微香,味苦。每只150~250克。无枯糠、焦糊、水根、杂质、虫蛀、霉变。二等:与一等区别为表面黄褐色。体较轻泡,质松。断面黄褐色。每只100~200克。三等:与一等区别为表面黄褐色。体较轻泡,质松。断面黄褐色。味苦较淡。大小不分,间有直径3.5厘米以上的根黄。3.南大黄一等:干货。横切成段。去净粗皮。表面黄褐色。体结实。断面黄色或黄绿色。气微香,味涩而苦。长7厘米以上,直径5厘米以上。无枯糠、糊黑、水根、杂质、虫蛀、霉变。二等:与一等区别为体质轻松。大小不分,间有水根。最小头直径不低于1.2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掌叶大黄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唐古特大黄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药用大黄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栽培2~3年后,与野生品一样,在秋末茎叶枯萎时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忌用铁器,以免发黑),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饮片炮制】1.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2.酒大黄取大黄片,照酒炙法炒干。3.熟大黄取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4.大黄炭 大黄片,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能功用】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内服:3~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本品为峻烈之药,能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可妄用。妇女怀孕期、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用于泻下入汤剂应后下而不宜久煎。

【附注】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蛀。2.西大黄来源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雅黄来源为产于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州及青海、云南的药用大黄;南大黄来源为产于川东与湖北、贵州及陕西毗邻地区的药用大黄。3.大黄的伪品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华北大黄Rhe微米 franzenbaehii。Munt.。产于华北,其根及根茎在华北地区伪充大黄药用。其药材根茎直径1~5厘米;新横断面无星点,在紫外光灯下显紫色荧光。②河套大黄Rhe微米 hotaoense c.Y.Chen克 et C.T.Kao。产于青海、陕西、甘肃等地。其根及根茎在青海、陕西、甘肃等地伪充大黄药用。其药材根茎直径1.5~4厘米;新横断面无星点,在紫外光灯下显紫色荧光。③藏边大黄.Rhe微米 emodi Wall.。产于西藏。其根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充作大黄药用。其药材根茎直径1~5厘米;新横断面在日光下显蓝灰色,在紫外光灯下显紫色荧光。④天山大黄Rhe微米 wittroehii Lundstr.。产于新疆。其根及根茎在新疆、陕西等地伪充大黄药用。其药材根茎直径2.5~4厘米;新横断面无星点,在紫外光灯下显紫色荧光。以上7种正品及伪品大黄原植物分类检索表:1.叶缘平坦不皱,叶片掌状浅裂至深裂。2.叶片掌状浅裂,裂片大齿形至宽三角形;花稍大,黄白色,花蕾椭圆形;果枝开展………………………药用大黄2.叶片多掌状中裂至深裂,罕浅裂,裂片呈宽或窄的三角形;花紫红色,花蕾倒尖塔形,果枝聚拢或较聚拢。3.叶片浅裂至半裂,裂片呈较狭的三角形………………………掌叶大黄3.叶片深裂,深裂片常又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呈狭披针形至线形 ………………………唐古特大黄1.叶缘具不同程度的皱波,叶片完整不裂。4.果实较大,长一般超过1厘米,卵形或扁长圆形。5.果实卵形至广椭圆形,长达12毫米(鲜时达18毫米),宽达11毫米(鲜时达15毫米),有3~5毫米的宽翅,两端圆或微凹;叶宽卵形至肾状心形,长达52厘米,宽达50厘米,植株高达2.6米………………………藏边大黄5.果实长圆形,长12毫米:宽达14.5毫米,具4~5厘米的宽翅,两端呈心形;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5~26厘米,宽10~20厘米;植株高50~90厘米………………………天山大黄4.果实较小,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宽椭圆形或圆形。6.果实长大于宽,宽椭圆形;叶绿色,叶缘具强皱波,叶柄及基出脉红色………………………华北大黄6.果实长、宽近相等,圆形至近圆形;叶灰绿色,叶缘具皱波,叶柄及基出脉绿色………………………河套大黄

相关推荐:

------分隔线----------------------------